爱者不惧。

真是奇怪,从人文主义兴起至此,人们已然承认情绪,却常常将其分为正负两种。

从禁欲主义脱出又堕入相对主义吗。

(所谓的主义,也只是某种极端理论的集合吧。如果没有极端绝对的对错立场,人就会极大的丧失判断力呢。)

情绪是自己固有的也好,偏生要将其分个好坏正负,用普遍标准的“善恶”“好坏”来规定才会有存在于体制内被认可的安心么。有些拥有一些思辨力的人可能会加上“中性词”来放入“善恶”“好坏”之中。这同样也是试图进入体制允许范围的行为。

彻底的人文主义者应该会说出“嫉妒不也是人之常情么”这样的话吧。但事实上所谓的追求者、信众,也只是社会观念不完整的映像罢。

真是奇怪,将相对主义引入各种道德用于评判一个人,是什么时候开始的?

环境/社会/他人可以对一个人进行评判且对他的人生造成极大的影响,是什么时候开始的?

(也许是怀疑主义者的立场)

又回到了通往终极命题的分叉口。循环往复。

评论
热度 ( 1 )

© 泠兀 | Powered by LOFTER